90后初老癥 | 干細胞能解決中年危機嗎?
你什么時候覺得自己“中年危機”了?
越來越不喜歡改變習慣以前可以唱KTV到天亮,現在只要熬一次夜,就會累一個禮拜總是把重要的東西放在重要的地方,再把那個重要的地方徹底忘記……

誰不是上一秒還在不愿長大,下一秒驚覺自己成了一個不動聲色的大人呢?
當然,很多人還寄希望于“逆生長”……不過講真啊,逆生長都是瞎說啊,真要論起來,燈塔水母倒是真的能逆生長,長到一定程度就會回退到早先的狀態下。可是燈塔水母屬于刺胞動物啊,這一類的動物屁股和嘴長一塊兒了——真有人受得了這個罪?
所以啊,人類還是安安分分的先把自己的衰老問題搞清楚吧。
1、不可避免的衰老與死亡
早在1881年,知名的演化生物學家奧古斯特·魏斯曼(August Weismann)就在“The Duration of Life”一文中指出,人類之所以會死亡,原因在于耗竭的組織無法永久自我更新,細胞的分裂能力也有極限。在100多年前,魏斯曼的觀點顯然是過于領先時代了。這一論斷在沉寂了80多年后,才重新得到人們的審視。

▲魏斯曼指出,細胞分裂能力有極限
1961年,萊奧納德·海弗里克(Leonard Hayflick)證實了魏斯曼的論斷。他發現,哺乳動物的細胞分裂能力的確有著極限,駁斥了細胞具有永生性的觀點。這個現象也被稱為“海弗里克極限”。
無論是魏斯曼還是海弗里克,他們都認為組織衰老的原因,在于這些“不分裂細胞”的積累。也正是因為這些細胞的存在,組織無法持續進行自我修復。但限于時代,他們只說對了關于這些細胞的表象,遺漏了它們在分子層面的許多作用。而隨著我們對這些細胞的不斷了解,它們也有了一個新的名字——衰老細胞。
2、抗衰老需要有科學的方法
在古代,人類曾經認為,年輕人活的組織可以傳遞青春。所以,倡導與年輕人睡在一起,甚至采用極端的方法,就是通過喝年輕人的血液來保持青春。也有人服用丹藥、泉水、植物精華等,以求健康長壽。
在今天看來,這些做法顯然缺乏科學性,甚至是愚昧可笑的。
3、補充活力干細胞是保持青春的根本措施
法國著名的生物學家巴豐指出,哺乳動物的壽命約為生長期的5-7倍,通常稱之為巴豐系數,或巴豐壽命系數。然而,幾千年來,人類為延緩衰老,戰勝死亡,絞盡腦汁,但都未能達到科學界所推測的"巴豐系數"的壽命極限175歲。
但是隨著干細胞技術的發展,科學家發現如果激活人體內休眠的干細胞,可以延緩人的分子水平衰老。可以想象,隨著干細胞技術的發展,未來人類的壽命或有可能接近甚至是超過巴豐系數的極限!
通過大量實驗和臨床對照研究使人們逐漸認識到:我們苦苦尋覓的青春之泉不在別處,而是蘊藏于我們體內,是否年輕態主要取決于體內的細胞,只要細胞健康了和有活力了,機體才能保住青春。
而細胞的狀態和命運是由干細胞決定的,干細胞可以修復細胞的損傷,補充細胞的消耗,激活細胞的能量。現在,我們終于明白,干細胞數量不足或質量下降,才是導致人體衰老的關鍵因素。
美國布朗大學的John Sedivy教授在衰老研究的學術領域內有較高的知名度。他的研究集中在原癌基因Myc和動物細胞的衰老現在他的在研項目主要是關于細胞衰老的表觀遺傳調控和Myc在衰老中的作用。
John Sedivy教授認為,抗衰老治療毫無疑問地現在就是真正的科學。關于衰老的現代研究還是非常新的,是非常年輕的領域。
人類衰老的本質是:隨著年齡增加,我們體內干細胞的數量會逐漸減少,活力會逐漸下降。在新生命剛剛出生時,干細胞數量非常充沛;到30歲左右時,干細胞的儲存量只剩下出生時的一半;步入60歲以后,干細胞的數量更是明顯減少。
當然,說得再好,不如舉一個實際應用的例子。近期,美國邁阿密大學的臨床醫生將異體來源間充質干細胞通過靜脈輸注治療老化衰弱癥,取得了令人驚喜的效果。共二批老人,第一批共有15位,平均年齡78歲。第二批有30位,平均年齡76歲,都接受了干細胞治療,治療后體能狀態(6分鐘步行測試)、肺活量和炎癥因子水平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沒有發生明顯的不良反應,得出的結論是補充活力干細胞是抗衰老的有效措施。
另外,有一種稱為干燥綜合征的疾病,會造成皮膚干燥,容易起皺紋,甚至開裂。我們與醫學界同行合作,曾給16位有這些癥狀的女性,使用臍帶間充質干細胞進行靜脈輸注治療,結果發現皮膚變得細膩緊致、光滑潤澤和富有彈性,也沒有出現明顯不良反應,得出的結論是補充活力干細胞是修復皮膚,恢復青春容顏的有效措施。
我們欣喜地看到,雖然目前人類還無法完全終止衰老進程,但可以通過補充活力干細胞,讓衰老進程慢下來,讓衰老狀態有所逆轉和改善。